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德国之声:官媒齐倒“宪政”—危险信号?


郭世佑:“百年宪政”的认识误区与宪政期待

墙外仙 (墙外楼) - 3 分鐘前
来源:炎黄春秋 如果说清朝最后12年乃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时段之一,那么,1905年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年份之一。就在这一年,厮杀在中国领土的日俄战争宣告结束,君主立宪的日本打败君主专制的俄国,矢志推翻清朝的中国同盟会却在东京宣告成立,曾经亲手镇压戊戌变法的慈禧太后授意光绪帝,一边宣布废除延续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一边破天荒地派遣载泽等5名大臣,远航东、西两洋,专程考察外邦宪政,并于次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于1908年8月承诺以9年为限,推行君主立宪,举世瞩目的《钦定宪法大纲》也随即出台。再过3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催发辛亥革命的高潮,清朝“万世一系”的君宪计划成为泡影。及至民国奠基,易主频仍,宪法文本不断翻新,宪政之果却一再难产,至今未曾到位,知识精英的宪政呼声时隐时显,不绝于途。自晚清宪政考察团出访至今,100多年过去了,江山不可复识,宪政之梦却萦绕神州,无时或释。回首近代先贤筚路蓝缕浴血奋战的身影,目睹华夏民权未彰民怨鼎沸之国事,难免令人感慨万千。 近年来,从媒体到学界, “百年宪政”的话题经久不衰,歧义纷呈,见仁见智在所难免。 一、“百年宪政”之说并不确切 除开网络作者不论,相对而言,史学界已对晚清大臣考察宪政与《钦定宪法大纲》讨论较少,法学界与思想界却谈得很多,也许这与学科差异不无关系。 一般来说,法学家与思想家比较看重文本的思想价值,史学家却关注文本的实际成... 更多 »

中共党刊载文称宪政不属于社会主义 有批评者认为宪政理念适合各国

墙外仙 (墙外楼) - 3 分鐘前
中共党刊《求是》杂志属下的《红旗文稿》近期刊登署名文章,批评中国民间的“宪政梦”,称宪政的关键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属于资本主义,不属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引起民间强烈反弹。中国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杜导正认为,宪政是几百年来人类追求的政治制度模式,适合于各个国家。 《红旗文稿》周二刊发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晓青的理论文章,题目是《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该文的导言对近期民间追求的“宪政梦”,归咎为“政治问题”。她写道,“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和学界有关“宪政”的呼声抬头。有人认为,西方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有人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打出“改革已死,宪政当立”的旗号,提出在中国实行西方宪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主张,认为“中国梦即宪政梦”;还有人论述了“社会主义宪政”的概念。可见,宪政话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论题,而是必须回答的现实的政治问题”。杨晓青认为,“宪政”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推行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 被杨晓青批评“改革已死,宪政当立”的首倡者、北京学者陈子明星期三对本台表示: “这个话是针对我的,我在微博上针对此事已经发了好几个微博了。我是说跟她对话也好,辩论也好,你不要在那里自说自话,你应该针对我的文章进行讨论,这个微博发了后就被删了”。 意识形态与宪政 党刊上该篇约一万字的文章,对中西方两种基本制度架构进行比较,认为“作为西方现代政治基... 更多 »

贺卫方: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建设宪政

墙外仙 (墙外楼) - 3 分鐘前
对中国媒体刊载文章指中国不宜实行宪政,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说,改善现状,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宪政。 先前,《红旗文稿》、《环球时报》发表了文章和社论称中国不适宜实行宪政。 《红旗文稿》刊载的是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杨晓青的文章--《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 杨教授在文中指宪政是属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不适合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 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向BBC中文网解释说,长期以来就有这种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不宜实行宪政的争论。 贺卫方说,这种理论适合的是马克思理论基本教义派的想法,但是现在中国出现了他所称的“权贵资本主义现象”,正显示政府需要监督和节制权力。 他认为,这也显示了中国实行宪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周三(22日)《环球时报》刊载了名为《“宪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国发展之路》的社评,指呼吁实行宪政是““实际上是绕了个弯,用新说法提出中国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该篇社评表示,“宪政说”误导知识分子,但是没有实践基础,并形容“宪政说”已经沦为“空洞的口号”。贺卫方说,这种论点就是基于“党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一切的矛盾和冲突也都是经由党来解决。 他否定中国现在没有经济基础或者人民知识不足以建设宪政的论点,指出现在的中国经济远好过英国在17、18世纪实行宪政的时候。 贺卫方也不同意孙文学说的“军政、训政、宪政”阶段论,他表示,不论是经济、民智的“条件论”还是... 更多 »

德国之声:官媒齐倒“宪政”—危险信号?

墙外仙 (墙外楼) - 3 分鐘前
党刊《红旗文稿》发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晓青的文章,认为“宪政”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专政;官媒《环球时报》今日也发文称“宪政”主张与中国《宪法》对立。学者章立凡表示“这是危险信号” 昨日,中国各大网络纷纷转载近日中共党刊《求是》杂志子刊《红旗文稿》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晓青的文章《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文章首先表示:"宪政主张主权在民,多党竞选,轮流执政。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竞选得来,是民主革命胜利成果。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共产党没有经多党竞选而上台执政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但以宪政理念为标准,就无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文章还称:"西方宪政的欺骗性在于,以表面全民自由民主掩盖其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作为西方现代政治基本的制度架构,宪政的关键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属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专政,宪政作为完整的制度架构并没有普适性,其关键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并不适合社会主义国家。" 5月22日,官媒《环球时报》也发表社评《"宪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国发展之路》,文章称:"'宪政'是兜圈子否定发展之路,是从西方话语体系出发,用新说法提出中国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它在中国落不了地,更生不了根"。今年4月份《环球时报》就曾发文称"中国梦"不是"宪政梦"、"人权梦"、"民主梦"。 今年元月初《南方周末》新年献辞最初版本为《中国梦 宪政梦》,其后遭广东宣传部... 更多 »

上海维权人士向民众散发《世界人权宣言》和《致执法人员告知书》(图)

维权网 (维权网) - 8 分鐘前
(维权网信息员雷鸣报道)5月22日上午 ,上海维权人士郑培培、孙洪琴、颜秀英、刘培裕、金月花、徒宝霞等人,到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门前的人民大道上向民众分发《世界人权宣言》和《致一切违法执法人员的告知书》。大家有序领取资料,认真阅读后表示:对当局不必恐惧,我们是守法公民,我们的财产被抢夺的是当局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违法犯罪。 随着“六四”24 周年纪念日来临,上海普遍出现警察滥用职权上门或者打电话威胁维权人士和访民们“不准随便走动”,上海民众已经觉察到警察的这种欲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言行属于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将来在公正法庭上一定会追究责任。 《宪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十七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上海维权民众感叹:“当局根本没有诚意解决民生问题”。大家互相鼓励在今后维权的路上要继续奋斗、团结一致、守望相助。以中国的《宪法》和《世界人权宣言》为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各项公民权利。

BBC民调:中国国际形象八年来最差

張貼 (更強大的力量) - 10 分鐘前
是BBC国际台2005年展开该项民调以来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比例最高的一年。 BBC国际台委托进行的一项全球民调显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印象转差,降至八年来的最低点。 调查显示,与2012年比,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为42%,下滑8%;持负面看法的比例为39%,上升8%。 这一调查由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民调公司GlobeScan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PIPA)进行,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间对全球26299人进行问询,让他们对25个国家影响力进行“正面和负面”的评估。 这是BBC国际台2005年展开该项民调以来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比例这最高的一年。8%的“负面增幅”也让中国与印度一道成为本年度民调负面看法增幅最高的两个国家。 对印度持负面看法的比例为35%,首次超过正面看法的34%。 总体而言,在17个跟踪调查的国家排行榜中,中国的国际形象排第9、印度排第12。 *转向负面* 民调报告说,中国的国际形象在经过几年的改善后,2013年出现急剧下滑,在被访的25个国家中,12个国家对中国基本持正面看法,13个持负面看法。 法国是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比例最高国家,达68%;美国、德国、西班牙紧随其后,多达67%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观点。 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容乐观。日本对中国的负面看法的比例达64%,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韩国对中国持负面...更多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