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东欧剧变

 

冷战时欧洲格局图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方社会也称之为1989年系列革命)是指在1989年东欧中欧共产主义国家发生推翻共产党统治的急剧政治变化。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最后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除了罗马尼亚是流血革命外,其他国家的革命都是用自由选举和平地推翻共产政权的,而所有东欧国家中,阿尔巴尼亚是最后一个共党垮台的国家。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1949年,美国主导的北约成立,大力扶植反苏政权(暂不论是民主独裁体系)。另一方面,苏联则加强其对东欧各国实行军事占领,推行共产主义并扶植亲苏的共产党政权。1955年华沙公约组织成立,除了南斯拉夫外,所有东欧国家均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欧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美苏两国之间的政治集团于欧洲展开全面对峙,历史进入“冷战时期”。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内因上:在经济方面,东欧袭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在政治方面,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因为缺乏监督和选举,贪污腐败、践踏法律人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外因上: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同时戈尔巴乔夫采取“辛纳屈主义”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可以说,东欧剧变是东欧各国在冷战期间长期积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美国政府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此些地区推行和平演变和协助民主化。

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问题

共产国家媒体仅为党国的宣传工具,完全依附于政府之下,被用以控制资讯流通和人民思想[1],各种资讯的传播遭到当局严厉地控制,因为知识的流通可能导致高压政权的党国体系瓦解。[1]尽管共产当局的强势管制,西方国家的媒体传播工具还是靠着各种管道与媒介进入东欧的铁幕中,而共产制度下的反对者常借由地下秘密出版的文宣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共产国家经常灌输人民毫无情感的意识型态,并且善于散布和捏造关于反对者或对手的不实言论[2]

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是社会主义国家非常普遍和严重的问题,而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性能极差的托拉邦小车切尔诺贝利事件已变成代表社会主义的标志。

革命

波兰圆桌会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柏林1989/11/4

推倒柏林墙

参见:布拉格之春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十月事件

苏联瓦解前,东欧共有八个国家

这些国家在50年代时都曾遭苏联强势镇压反对势力,且都在80年代时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共产党或工人党的领导人被迫放弃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把建立“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其奋斗目标,放松了对社会实施的高压统治,实行政治多元化,减弱了对反对派的打压,反对势力大增,通过大选建立新政权。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天鹅绒革命。当时,超过九成的捷克斯洛伐克民众提出了举行全民公决,开放言论自由,组党结社自由,释放政治犯等要求。在捷克斯洛伐克民众的强大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统一工人党被迫答应举行选举。选举的结果是,由社会不同人士组成的公民论坛大获全胜,刚刚出狱才42天的瓦茨拉夫·哈维尔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新总统。而捷克斯洛伐克统一工人党遭受惨败,无力继续操纵军队警察和其它国家机构,被迫交出政权,在选举半年后停止一切活动,宣布解散。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严重变化。自当年5月开始,大批公民移至联邦德国。10月份,多城市爆发了规模不一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
闻自由的限制...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德国
实现统一的几点计划(十点)。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来两德统一
的步伐急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
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退出华沙条约以及相关若干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
取消,前14专区为了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州,一并进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德,统一!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89年10月23日,根据宪法的修正案,决定原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匈牙利政治局面发生剧烈变化,极不稳定,就在当年的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社工党公开讲:放弃执政位置,开始多党
政治。接着,党内矛盾开始逐步进入公开化,最后,党,分裂。
1989年10月,社工党易名社会党,提出要在匈牙建立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意向。1989年10月23日国会通过的修正案,把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易名“匈牙利共和国”,决定取消为集体国家元首的共和国主席团,开始总统制;确立多党制和议会民主的法治
国家;取消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在国家机构中领导作用的原规定。由社会党,自民盟联合执政。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因时差的关系,六四事件的消息在6月4日波兰国会大选进行期间才传到欧洲,反对派团结工会在这一日大选之中击败立场亲苏的共产党。

参见:两德统一南斯拉夫

德国柏林墙倒下后,东西德经历45年的分裂后重新统一。位于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亦一分为五,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而捷克斯洛伐克则分裂为捷克斯洛伐克,最后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亦于1991年12月25日解体。

从东方到西方

参见:经济改革开放政策

如欲改善与西方世界的政治及经济关系,要面对最大的障碍仍然为东欧的铁幕,只要苏联军队会从中干涉的阴影还存在,便很难从西方吸引经济支持和资助国家重建。戈尔巴乔夫力求东欧各国模仿他的改革开放。当匈牙利波兰的改革派在自由化的激励之下变得更活跃,但其它东欧集团的国家仍然公开对改革表示疑虑而规避,过去经验已表示虽然苏联的改革是可受到控制的,但东欧国家内部求变的压力可能会剧烈到让改革失控。这些政权从产生到生存都完全依赖于苏联的军力和援助以支撑,而产生类似苏联的集权统治。许多原教旨主义的共产党统治者们认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将不长命,例如东德埃里希·昂纳克保加利亚托多尔·日夫科夫捷克斯洛伐克古斯塔夫·胡萨克顽固地忽略了要求变革的呼声。前东德政治局的一位成员宣称道:“你的邻居换新墙纸,并不意味着你也要换。”。[3]

影响

冷战的结束

1989年12月3日,美苏两国领袖在马耳他的高峰会上宣布结束冷战。1990年7月,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说服戈尔巴乔夫不反对德国在北约组织下实现统一,以作为德国持续经济援助苏联的回报,清除了两德统一的最后障碍。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在布拉格的会议中宣布正式解散。在同月的高峰会上,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老布什建立美苏战略伙伴关系,使冷战走向终结。老布什总统称在1990年至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中,实现美苏合作,从而在处理双方及世界问题上打好基础。

苏联的解体

主条目: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标志着立国69年的苏联解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