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孤星淚》背后的起義



星期二, 26 三月 2013.

這段曆史展現了資產階級一貫的行事方式


裘青 社會主義行動

Image 3386

作為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最重要的小說之一-《孤星淚》(Les Misérables 或譯《悲慘世界》),不久前再以音樂劇的形式拍成電影。相比以往,如一九九八年版的電影,這次以說唱形式所展示的電影似乎更多地展現了十九世紀的巴黎貧民的生活寫照:數量驚人生活無繼的乞丐、街道狹窄骯臟的貧民區、工業革命過渡時期的工廠等等。當然,電影的手法不免或多或少地有所夸張,但事實上這的確是資本主義初期原始資本累積的社會情境。雖然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原著中對社會的批判和對曆史的敘述基本上已被砍得七零八落,但我們依然可以以一個社會主義者的角度從整個故事中挖掘出比電影主調更有啟迪之意義。
 
故事建基於一八三二年前后的法國,不久前剛剛打倒了波旁王朝的法國人,特別是底層的平民,卻發現自己原來被新國王和資產階級狠狠地擺了一道,一八三零年憲法中雖然名義上拋棄了被波旁奉為圭臬的君權神授論,但實際上君權仍然不見得比舊日來得要少;上議員的議員世襲雖被廢除,但卻改變為由國王任命;由於國王是由資產階級所捧上台,因而不遺余力地去保護私有產權,也衕時造成了資產階級和底層人民矛盾的日益尖銳。這意味著七月王朝政府在進行一輪看似凌厲的「改革」,但事實上仍舊令不少昔日的支持者失望(相信今日香港不少「梁粉」對此相當熟悉)。
 
在電影中,這些曆史背景被悉數的略去,把焦點集中在人與人之間,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上,使得在原著小說中份量頗重的一八三二年巴黎起義變成一個次要的點綴-學生希望借民眾敬重共和派拉馬克將軍的情緒而在葬禮上奪取靈柩并發動起義,最后因寡不敵眾,在大炮的轟擊下街壘被攻破,起義以被鎮壓告終。
 
事實上,即便我們不去深究故事背景,單單在電影中學生起義并失敗的這么一幕,背后卻能找出相當典型的情節:學生們希望以一個象徵性的事件(電影中就是拉馬克將軍之死),通過一個學生組織(「ABC俱樂部」),向政權發起挑戰,而最終由於缺乏民眾的廣泛支持孤軍作戰(電影中街壘被火炮攻破時,受傷的起義者請求民眾起來支援,卻得不到回應),最終歸於失敗。
 
而曆史上,這場悲壯的起義背后卻有不為人知的黑暗面。在事前,國會中有三十九名議員發表了一篇政治宣言,激烈地批評了王朝政府衕時卻隱晦地號召人民推翻君主制。這份被稱為三十九人宣言的政治文告是起義的導火線,但在實際上,資產階級的國會議員除了為起義貢獻出几滴墨水外似乎就別無作為了,而在起義真正爆發的當天,他們卻認定起義必將失敗,因此無一不腳底抹油逃之夭夭。一些共和派的領袖在起義的翌日試圖派出代表與政府談判,但最后一個街壘都早已被軍隊所攻破。
 
這段曆史展現了資產階級一貫的行事方式,令筆者不禁聯想到香港右翼民主派似乎完整地繼承了這一衣缽,沉迷於與政權談判交易,將群眾運動視為談判桌上的籌碼,棋槃上的棋子,甚至對自己的主張也抱著失敗主義的情緒,拖群眾的后腿。
 
曆史總是在重復,電影告訴我們的,也許不是一個不為我們所知的故事,而是將我們所知的事情用另一種方式敘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