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领导这次起义的有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
文学社是先后由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等社团组织发展壮大起来的。文学社成立于1911年1月30日,是在振武学社被清廷破坏后,联络其他革命小团体在武昌黄鹤楼所成立的,借研究文学之名,行革命之实。文学社在社长蒋翊武的领导下,积极地扩大组织,发展社员。文学社继承了几个前身的传统,从发动军队入手,很多革命党人投笔从戎,到新军中当兵,进行艰苦、扎实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社员遍布湖北新军各营。他们以《大江报》为阵地,进行公开的宣传活动,同时利用一切机会,采取编制歌曲、吟诗联句、放映幻灯、做游戏、讲故事、问出身经历等各种形式,鼓吹革命,宣传反清。到7月份止,文学社在新军中已经发展了3000多名社员。但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后,清廷加强了防范,文学社的活动受阻。而那时共进会在湖北军学界也有很大的势力,文学社经讨论开始与共进会进入合作的阶段。
共进会1907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清风亭。共进会三个字有联合各党派共进于革命的意思。共进会的会员不赞成同盟会总部只注重在华南沿海发动起义的战略,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1908年后,共进会会员纷纷从日本东京回国,发动会党,准备在长江流域起义。为了联络会党,共进会内部也用开堂、烧香、结盟、入伙的办法,并有“山”、“水”、“堂”、“香”等名目;“山”叫中华山,“水”叫兴汉水,“堂”叫光复堂,“香”叫报国香。共进会联络会党组织了几次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
共进会领导者孙武等人认识到只有会党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从发动新军入手,把敌人的力量转变成为革命的劲旅,这种借走敌人的矛夺去敌人盾的方法,确实是上上之策。于是将发展革命组织的对象转为新军。1910年夏,孙武返回武汉,专门联络新军士兵,共进会很快就在新军中发展了2000多名会员。
由于文学社与共进会此时都注重发展新军的力量,所以在发展中双方常常遇到矛盾,由于相互争夺,有的人甚至一身二任,身兼二职,既是文学社的会员,又是共进会的会员。再加上共进会和文学社的领导人出身和经历不同,彼此看不起,矛盾有增无减。文学社社长蒋翊武认为共进会的孙武、刘公等领导人是“穿着西服的洋老爷”,派头大,不会看得起他们这样的穷书生。文学社的领导人也确实比较穷,谭人凤第一次见蒋翊武时就见他如农田的老翁一样,土头土脑的。共进会的领导人孙武心里也确实不服他们,认为他们头脑简单。正因为如此,文学社和共进会各自为政,难以联合。
但是飞速发展的革命形势迫切要求他们消除成见,携起手来。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这两个革命团体渐渐感到需要联合行动了,并先后召开三次联合会议。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文学社社长蒋翊武被推为临时总司令,共进会骨干孙武为参谋长,并拟定了起义计划。起义之箭已经搭在弓上,蓄势待发了。两个革命团体的联合,使湖北的革命力量聚集到一起,为武昌首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