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无线电布拉格的历史网上虚拟展览!

RP's Home * Top of Section * Next Page RP的家庭 部分的顶部* * 下一页

Long Text - Page 1 of 15 长文本-第1页 15
How it all began 这一切是如何开始

The first inhabitants of the Czech lands were prehistoric fish.捷克土地的最早的居民是史前鱼类。 That's because the country, at the time, was covered by a prehistoric ocean - thanks to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find some very nice fossils of trilobytes in the Czech Republic today.这是因为该国,在当时,是由史前的海洋覆盖 - 感谢它是可能找到在捷克共和国今天trilobytes一些非常漂亮的化石。
Today's Czech Republic was later populated by dinosaurs of all sorts, and later by neanderthals and even by mammoths.今天的捷克共和国后来填充的各种恐龙,后来由尼安德特人甚至猛犸。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of the present-day Czech Republic by people culminated in the fourth century BC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Celts, the first modern human inhabitants of this territory that we know of.现今的捷克共和国的史前聚落,最终在公元前四世纪的人与凯尔特人,最早的现代人类的领土的居民,我们知道的到来。 In fact, the Latin name for the Czech lands, "Boiohaemum" (Bohemia), is derived from the name of the Boii Celtic tribe; and the Czech name for the Moldau River (which flows through the capital city of Prague) is Vltava - which is said to come from the Celtic "Vlt" meaning wild, and "Va" meaning water.事实上,“Boiohaemum”(波西米亚),拉丁名,捷克土地是来自Boii凯尔特部落的名称,和捷克的伏尔塔瓦河流域的名称(流通过首都布拉格)伏尔塔瓦 - 据说这是来自凯尔特语的“VLT”的含义野生的,和“VA”的含义水。
The Czech Celts were in part chased out of the region and in part assimilated by the next peoples to inhabit the area: the Germanic Marcomanni and Quadi tribes from the west and the Romans from the south.捷克凯尔特人追逐部分地区的部分由人民同化居住区:西日耳曼马科曼尼Quadi部落和罗马人从南。 (The Romans didn't actually occupy Czech territory - they only got as far north as the Danube River, which flows from Germany - through Austria along its border with Slovakia - and then over to Hungary before continuing on to Yugoslavia, and so just misses the Czech lands.) During the Migration of Peoples - roughly from the 3d to the 7th centuries AD - Slav colonization spread westward from the Steppes of the East (probably from Panonia) all the way to the territory of the present-day Czech Republic and up to Poland and down again to Yugoslavia. (罗马人没有实际占领捷克领土 - 它与斯洛伐克接壤的边境沿线经过奥地利 - - 他们远流,其中来自德国的多瑙河以北,然后转移到匈牙利,然后继续向南斯拉夫等只是惦记捷克的土地,在人民的迁移) - 大约从公元7世纪的3D - 斯拉夫殖民化从东(可能从Panonia)大草原向西蔓延到现今的捷克共和国境内的方式和波兰和向下再次南斯拉夫。 From probably the sixth century AD on, the Slavic peoples settled, in several waves of migration, into the regions which had been conveniently abandoned by the Germanic tribes.从大概是公元六世纪上,斯拉夫民族,在几波的迁移落户到已方便日耳曼部落遗弃的地区。
This is the way that it all came to be - according to popular Czech legend: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three brothers: Czech, Lech and Rus.这是,这一切来的方式 - 按照流行的捷克传奇:曾几何时,有三个兄弟:捷克,瓦和RUS。 One day, they decided to find a new place to live, and so they and their tribes set out on a journey.有一天,他们决定找到一个新的地方居住,所以他们和他们的部落的旅程。 They got as far as the Dnieper River when Rus said, "This is the place for me and my tribe!"他们得到尽可能第聂伯河时,罗斯说,“这是对我和我的的部落的地方!” and there the Russians stayed.有俄罗斯停留。 Czech (who is known as "Praotec Cech," or Ancestor Czech in these parts)捷克(“Praotec切赫,被称为”或祖先捷克在这些部位) and Lech continued.莱赫继续。 Soon, they came upon a rich land over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and不久,他们来到了丰富的奶与蜜满溢的土地,并 Czech climbed to the top of Rip hill捷克攀升的RIP山的顶部 in Bohemia and decided that this was the place for him and for his tribe.在波希米亚和决定,这是对他和他的部落的地方。 Lech and his people continued their journey and settled in present-day Poland.瓦和他的人继续他们的旅程,在现今的波兰定居。 Other versions of the legend have 7 brothers in all, with the addition of other Slav nations like the Croats (who have a similar legend about 7 wandering brothers) and some others whose names are not remembered anymore.其他版本的传说在所有7个兄弟,除了与其他斯拉夫国家,如克罗地亚人(约7流浪兄弟有一个类似的传说)和其他一些人的名字不记得了。 On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ory has the Czechs spending some time in Greece before finally heading north and settling, and this would actually conveniently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ertain Czech legends (like that of Bruncvik's odyssey or of一个故事的现代诠释的捷克前在希腊度过一段时间,终于盼到了北部和解决,这实际上方便解释之间有一定的捷克传说的相似之处(如Bruncvik的 “奥德赛“或 Sarka and her band of women warriors) with Greek ones. Sarka和她的乐队的女战士与希腊的)。
Czech legend goes on to say that Cech's people were happy in the Czech lands, and after a few generations and some time had passed, the Slavs of Bohemia had a new leader - a guy by the name of Krok, who lived at Vysehrad (which means "high castle" and is today the site of the Czech National Cemetery).捷克传奇云上说,切赫的人是在捷克土地感到高兴,和一个几世代和一段时间过去后,波希米亚的斯拉夫人了一个新的领导者 - Krok,谁住在维谢赫拉德(名称的家伙这的意思是“高城堡”,是当今捷克国家公墓的网站)。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Krok were his three very beautiful daughters, who were named Kazi, Teta and Libuse.约Krok也许最重要的是他的三个非常漂亮的女儿,被命名为卡子,TETA和Libuse。 The last of these, Libuse, had special powers which allowed her to see the future (Kazi, the oldest, was a healer who knew the secrets of the plants and herbs, while Teta was high priestess).最后,这些Libuse,这让她看到了未来(卡子,历史最悠久,是一个治疗谁知道植物和草药的秘密,而TETA高女祭司)的特殊权力。
Libuse's talent came in particularly handy when it came time for her to marry. Libuse的人才来了,当它来为她结婚的时候特别方便。 According to legend, she inherited rule over the Czech tribes from her father, Krok.据传说,她继承了捷克的部落从她的父亲,Krok规则。 As ruler of the lands, she was also the highest 'court of appeal' for disputes among the people.作为土地的统治者,她也最高的“上诉法院”的人之间的纠纷。 It is said that a guy who did not like one of her decisions as judge started a stink about the fact that the Czechs were ruled by a woman.有人说,一个人谁不喜欢她作为法官的决定之一开始了对捷克人由女人统治的事实臭。 And so Libuse had a vision - and sent her white horse, accompanied by a group of her subjects - to go out and find a guy ploughing in his field.所以Libuse有一个梦想 - 送她的白马,伴随着她的臣民 - 走出去,找到一个家伙在他的领域深耕。 After a journey of some days, the horse and the humans did indeed come upon just such a man (and nobody seemed surprised at all at this - neither the humans nor the horse nor even the man himself) and Przemysl Ploughman (Premysl Orac in Czech) came to Vysehrad and married Libuse and took over the job of ruling the unruly Czechs and he and Libuse together started the Przemyslid Dynasty, which ruled over the Czech lands till the 14th century.经过一些天的旅程中,马和人类确实临到就是这样一个人(似乎没有人惊讶于所有在此-既不是人类也不是马甚至也不是他本人)和Przemysl Ploughman(Premysl ORAC在捷克)来到维谢赫拉德,已婚Libuse,并接手统治不羁捷克的工作,他和Libuse一起开始Przemyslid王朝统治,直到14世纪,在捷克土地。
One day, not long after the wedding, Libuse had a vision in which she foretold of the glory of the Czech capital.婚礼后没多久,有一天,Libuse有一个梦想,她预言捷克首都的荣耀。 Standing atop Vysehrad hill, she went into a trance and told her vision to the people even as the gods sent it to her.站在维谢赫拉德山之上,她进入一种恍惚的人告诉她的视力,甚至为神派给她。 She said that on the seven hills of Prague a fair city would grow, the fame of which would rise to the very stars.她说,布拉格的七个山丘上,一个公平的城市将增长,其中的名声将上升到非常明星。 And all that she saw and all of which she foretold really came true.而且,她看到和她预言真的实现了。 Of course!当然!
Now, while Cech and Libuse are the stuff of imaginative Czech legend , it is believed that Samo - who may or may not have ruled this part of the worl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seventh century AD - was probably a real person.现在,而切赫和Libuse 想象力的捷克传奇的东西,它是认为萨莫-可能或可能不会有统治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在公元七世纪的上半年-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人。 It's hard to tell, though, since nobody is sure of minor details like where Samo was from, where Samo lived, or where Samo ruled - if, that is, he existed at all.它很难说,虽然,因为没有人是肯定像其中萨莫是从微小的细节,萨莫生活,或在萨莫裁定 - 如果是,他的存在在所有。 If he did, he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a Frankish merchant who placed himself on the side of the Slavs against the wicked Avar tribes of Hungary.如果他这样做,他被认为已被人放在一边斯拉夫人自己对邪恶的匈牙利阿瓦尔部落法兰克的商人。 He is mentioned in early chronicles, where his address is given as Wogastisburg Fortress.他提到在早期的编年史,他的地址是Wogastisburg丰泽。 Nobody today knows where this Wogastisburg Fortress was - but it's believed by Czechs to have stood on Rubin hill in Bohemia .没有人今天知道这Wogastisburg堡垒-但它是由捷克人认为有山鲁宾站在波希米亚
Wherever Samo's home base really was, his rule seems to represent the first successful attempt at uniting the Slavic tribes - and since the Slavs are not exactly known for their brotherly love for one another (then again, who in Europe is?), this was quite a feat.无论萨莫的家基地真的是,他的统治似乎到代表团结的斯拉夫部落的首次成功尝试 - 和自斯拉夫人是不正是他们彼此之间兄弟般的爱称为(?话又说回来,在欧洲谁是),这是相当一个壮举。 The reason for this unification under Samo was, predictably, quite pragmatic.下萨莫统一的原因,可以预见,相当务实。 The Slavic tribes cooperated in order to withstand attacks by the Avars, a powerful Asian tribe whose home was on the plains of Hungary.斯拉夫部落的合作,以抵御阿瓦尔人的攻击,一个强大的亚洲部落的家在匈牙利平原。
At some point, Charlemagne joined i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Avars in this part of the world, cooperating either with Samo or with the state structure that came after him - the Great Moravian Empire.在某些时候,查理曼的加入对阿瓦尔人的战斗中,在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萨莫或与国家的结构后,他来到的合作 - 大摩拉维亚帝国。
Again, reports on the Great Moravian Empire are fuzzy.同样,大摩拉维亚帝国的报告是模糊的。 According to period chronicles, the people living along the Morava River at the time were already known as "Moravians," and their short-lived empire existed "somewhere" between today's Slovakia and Germany, and Poland and Austria (that is, somewhere in today's Czech Republic) in the 8th and/or 9th century.据时期的编年史,生活在时间摩拉维亚河沿岸的人们已经已知为“摩拉维亚,”和他们的短命帝国存在的“某处”今天的斯洛伐克和德国,以及波兰和奥地利之间(即是,在今天的某处捷克共和国)在第8和/或第9个世纪。 Just like Wogastisburg Fortress, it's claimed to have stood in different places by all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ose different places.就像Wogastisburg丰泽,它声称在不同的地方,站在所有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At some time during the ninth century, Greater Moravia was ruled by the Moravian prince Svatopluk and had grown to include today's South Moravia, the southernmost bits of present-day Poland and Silesia, the western part of Hungary and, for a short time, the whole of Bohemia.在一段时间在第九世纪,大摩拉维亚的摩拉维亚王子Svatopluk裁定,已增长到今天的南摩拉维亚,现今波兰和西里西亚,匈牙利西部的最南端位和,很短的时间,在波希米亚的整体。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the Great Moravians is that theirs was the first legal sort of state structure in the area to accept Christianity, an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Greater Moravian Empire is inseparably linked to the spread of the eastern Byzantine liturgy of Sts Cyril and Methodius, who came to these parts in 863.也许关于大摩拉维亚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该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结构的法律排序,接受基督教,大摩拉维亚帝国的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STS西里尔东部的拜占庭礼仪的传播Methodius,863排在这些部位。 They were invited by the Moravians - who were interested in Christianity but couldn't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in which it was preached at the time.他们被邀请的摩拉维亚 - 基督教有兴趣,但无法理解它当时鼓吹的语言。 Cyril and Methodius were chosen for the mission because they understood and were able to speak in the Slavic tongue (again lending weight to the theory that the Slavs of these parts had not long before been spending some time in Greece). Cyril和Methodius被选择为使命,因为他们的理解,并能够在斯拉夫的舌头说话(再次贷款的理论,这些部位的斯拉夫人前不久在希腊度过一段时间的重量)。
Some buildings from around about this time still stand - mostly Romanesque basilicas like the one on Rip Hill (the very hill that Great-Granddad Czech liked so much!), at Vysehrad, in Prague's Old Town, and at other places.大约在这个时候一些建筑物周围仍然站立 - 大多是罗马式大教堂,像瑞普山之一(!非常大爷爷捷克喜欢这么多的山),在维谢赫拉德,在布拉格的旧城区,并在其他地方。 It was Cyril and Methodius, too, who brought the written word to the region (the Cyrillic alphabet is named for Cyril even though his real name was not Cyril but Constantine).这是Cyril和Methodius,也​​带来了文字的地区(西里尔西里尔字母命名,即使他的真名是不是西里尔但康斯坦丁)。 The beginning of a written Slavic language was to be of enormous importance to Slavic nations in the Middle Ages.书面斯拉夫语的开头是在中世纪的斯拉夫国家的巨大重要性。 On the downside, the introduction of Christianity to this territory was so overwhelmingly successful that we know very little today about the pre-Christian religion of the pagan Slavs.在缺点方面,引进了基督教的领土是极为成功的,我们知道前基督教宗教对异教的斯拉夫人很少今天的。
The Greater Moravian Empire disintegrated thanks to the Hungarian invasion of 903 or 904 and political intrigu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大摩拉维亚帝国解体感谢在神圣罗马帝国初期的903或904匈牙利的入侵和政治阴谋。 After that, the Slavic mission in Moravia - which had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missionaries Cyril and Methodius - collapsed, and the population reverted to tribal conditions.之后,在摩拉维亚斯拉夫的使命 - 建立了由传教士西里尔和Methodius - 倒塌,人口回归部落的条件。 The Christian heritage of the Greater Moravian Empire, however, was to be preserved with the ascent of the Przemyslid dynasty to the throne of Bohemia.然而,大摩拉维亚帝国的基督教传统Przemyslid王朝上升到王位的波希米亚保存。

RP's Home * Top of Section * Next Page RP的家庭 部分的顶部* * 下一页


Document URL: http://www.radio.cz/history/文件网址:http://www.radio.cz/history/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hina Democracy Party (cdp.org): 安全必读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hina Democracy Party (cdp.org): 安全必读: 随着互联网推动社会进步,在国内具有民主思想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这个数量,已经使中共的警察穷于应付。 但是,我们还是要给大家谈谈如何面对国家强制机构。 我们不鼓励成员进行冒险行动,但是在中国,即使你没有违犯法律,强制机关也可能会与你打交道,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独裁的政权,他...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hina Democracy Party (cdp.org): 邵阳市禁止市民订阅《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hina Democracy Party (cdp.org): 邵阳市禁止市民订阅《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 (维权网信息员向阳报道)元月6日,本网信息员听到来自湖南邵阳市民反映,在邵阳不允许订《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原因是这两份报纸有时揭露地方的黑暗。 据湖南省邵阳市红旗路市民刘维雄说,他原在外地工作,一直是《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的忠实读者,今年回邵阳上班,自20...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反思韩寒:也谈革命、也说民主、也要自由-

 

邢尔尚  

1、也谈革命:
在韩寒关于革命的言论中存在着如下误区:将革命与造反等同了起来;将革命与暴力等同了起来;将革命的动因看作是在人民方面。
革命一词的英文表述是revolution,有进化之意。固然历史上的大多数革命都表现为造反(即推翻现政权),但造反并非都是革命。就象金子会发光,但发光的并不全是金子。反,也许会朝着进步的方向走,也许会朝着退步的方向走。只有能够推动制度创新和进步的造反运动才称得上是革命。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虽都推翻了现政权,但建立的新政权都只是旧政权的复制,没有什么制度创新,因此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只能定义为反叛。
历史上的革命多表现为暴力形式,这也许是韩寒反对革命的理由之一。但自从上个世纪40年代,印度的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独立运动的成功则开启了一个革命的新时代,即和平革命的时代。自那以后,和平革命成功的案例不断增多,南非、美国黑人运动、菲律宾、韩国、台湾地区、苏联、东欧及至最近的埃及,和平形式日益呈现出主流革命形式的趋势。所以韩寒的思维定势也要改一改。

革命(实际是造反)都是逼出来的,不是谁愿不愿意的问题,不是告别和欢迎的问题。从人性的深层而言,谁都不想革命,但一旦被逼急了,任谁都会起反叛之心。反叛从心理的层面而言是一种本质上赌徒的心理机制,这在陈胜、吴广起义时的一番言论就有充分的体现:反正都是个死,造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韩寒在思考革命这个问题时,将革命的因果逻辑关系颠倒了,出发点不是放在统治者一边而是放在被统治者一边。事实上革命的原因在政府不在人民,人民只是被动的革命主体。革命的爆发以及革命的暴力程度都取决于政府,人民只是被动的回应。政府越腐败、越不公平,革命就越容易爆发;政府越高压,革命的暴力程度就越强烈。作为事实上是属于人民这一边的韩寒,其反对革命、不愿革命和告别革命的立场应该是针对政府的,应该是告诫政府的,而不是针对人民、告诫人民的。革命的不期而至往往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上有相当多的人没有了活路;二是在现有的体制内化解许多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的路径都给堵死了。韩寒在表明自己对革命的态度和立场时应先审视一下:当今中国社会是否有相当多的人没有了活路或处于绝望的境地?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诸如腐败、贫富悬殊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进行化解的希望还有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再表明你对革命的态度和立场也不迟。
2、
也说民主:
在韩寒的民主观里有两点:一是民主和自由相联系;二是民主和国民素质相联系。在第一点上,从韩寒将民主与自由对立起来的逻辑可以看出,韩寒在民主和自由两个概念上都有误解(关于韩寒在自由方面的误解后面会专门论及),都缺乏基本的、常识性的功底。说到民主,人们惯常将它与自由进行联系,这没有错,民主的概念里确实有自由的成分,民主与自由确实有着不解之缘。但人们往往忽略了民主概念里更重要的一个维度即:制度。既然是制度,那就不能回避约束这个概念,制度就是用来约束人的。那么与民主如影随形的自由这个概念又该如何面对约束呢?约束和自由这两个概念是明显对冲的,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解读民主这个理念时就会始终陷在自我反驳的逻辑中而绕不出来。韩寒之所以会将民主与自由对立起来就是因为被绕进去了,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当我们以制度这个维度来解读民主这个理念时,如果还是以自由作为标杆来区分民主与专制而不是以约束来区分民主与专制,这样绕不出来就在所难免。如果在民主的成熟度很高的国家有较长时间的切身体验就会发现,民主这个理念的主旨并不是自由而是约束。那民主又为什么老是强调自由呢?破解这个逻辑困境的关键就要引进公平或平等这个概念,当我们引进了公平这个概念再以约束这个维度来解读民主理念时就会发现民主与专制的最本质区别不是在自由这个维度上而是在公平这个维度上。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同样作为一种社会约束体系,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约束体系而后者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约束体系。在民主制度下,不仅人民(被统治者)受到约束,就是政府(统治者)也同样受到约束。而且这种约束是对等的,即对制,政府可以约束人民,人民也可以约束政府,这种约束是双向的,约束也是取同一标准。反观专制制度,只有人民受到约束,政府却可以为所欲为。专制这种约束体系是单向的,即只有政府单方面地制人民而人民不能反制政府。专制制度下或许也有某种程度的对政府的制约,但这种制约一是来自于政府自身的不是来自于人民的;二是取不同的标准也即双重标准,这样的制约等于没有制约。
制度是一种社会约束体系,社会是由政府和人民共同组成的,当一种社会约束体系只能制住人民而不制住政府,这个约束体系就是一个残缺的体系,就不能有效地约束住社会。而当一种约束体系是不公平的也就会使被制住的人们不会心悦诚服地敬畏这个制度和自觉遵守这个制度。由此,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区别还表现为:前者是一个严密的、全面的社会约束体系而后者是一个残破的、片面的社会约束体系。
如果从约束的维度来解读民主并进而区分民主与专制就会不难发现:民主是个高效、优质的制度而专制是个低效、劣质的制度。如果韩寒认同这一点,就不会在民主与国民素质的问题上犯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
韩寒在民主观的第二点上,将民主与国民素质相联系,这种联系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这种联系的逻辑因果顺序。全部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最简单的命题:是制度决定国民素质还是国民素质决定制度?很显然,韩寒遵循的是国民素质决定制度的逻辑。那么韩寒就一定会以为,英国、美国、法国在几百年前实行民主前先是办了大量的提高国民素质的讲习班和学校再实行民主的;日本、南非、菲律宾、台湾、韩国是先将国民素质提高后再实行民主的。那么韩寒现在一定有不少钱,是否可以出一些资办若干个提高国民素质的学校或讲习班。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这些人被教育得再好,一旦走入当官的带头闯红灯而警察也不敢管的制度环境中,所有这些被提高得再好的国民素质都会立即化为乌有。韩寒说的驾着车开强光灯的现象,那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即便是素质问题那也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原因是制度有疏漏。在成熟度高的民主国家对强光灯也有规定,谁违反了警察就会拦截并处以罚款。但中国有这个规定吗?或有规定会严格执行吗?民主国家里国民所表现出来的高素质正是民主制度下长期调教出来的结果。韩寒没有意识到,制度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其教育的效力远高于学校课堂里的教育,它更直接、直观、更震撼人心、更让人刻骨铭心。

(阿波罗网编者注:有网友认为:素质并不是制度决定的,而是教育决定的。并不是有组织纪律性就是高素质。)
是制度决定了国民素质而不是国民素质决定制度。韩寒所看到的低下的国民素质就是因为有一个低下的制度的结果,韩寒所看到的低下的国民素质非但不能用来证明中国不能实行民主,恰恰相反,只能证明中国迫切需要实行民主而且刻不容缓。欲提高中国国民素质惟有实行民主,别无他途。
民主与专制的区别还表现为:民主是一种精细的、智慧的、把人当人看的制度;而专制则是粗糙的、愚蠢的、把人当牲畜看的制度。民主在约束和自由这两者上都有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游戏规则,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平等,约束是平等的约束,自由是平等的自由。平等是民主主义的全部奥秘之所在,也是自由主义的全部奥秘之所在。为什么自由的诉求总伴随着平等的口号?因为当自由出了问题时,实际是社会的公平体系出了问题,即有的人有充分的、绝对的、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有的人则没有任何自由,连喜怒哀乐、言论、思想的自由都没有,就是中国一句俗语所形象描绘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专制制度下并不是没有自由,它一旦自由起来远甚于民主制度下的自由,毫无节制的自由。不过专制制度下的自由有如下特点:一是只有游戏没有规则;二是有了规则也不严格执行;三是不公平(即不是费厄泼赖fair play)。在现代公共社会的空间,自由若是不伴之以精细的游戏规则,这个自由一定是玩不下去的,一定会走向它的反面。然而这正是专制制度的特征,却被那些专制主义者用来攻击、诋毁民主的口实,至今没人意识到这一点,连鲁迅也被绕了进去。所以当民主出现了自我反驳的结局,那不是民主自身的问题,而是对民主的解读出了问题。民主的主旨不仅有自由更有约束,而且民主下的自由是有着精细的游戏规则并是公平的游戏规则。
因此可以给民主和专制各下如下定义:
什么是民主?就是约束起来有规则、有公平;自由起来也有规则、有公平,这就是民主。
什么是专制?就是约束起来没规则、没公平;自由起来也没规则、没公平,这就是专制。
韩寒之所以出现了将民主与自由对立起来的奇妙的逻辑,一定是因为在思考民主时只从自由来解读民主,而在思考专制时又发现其自由度甚至更高。这里又可窥见韩寒在自由这个概念上一定又犯了什么糊涂,这就是接下来要论及的。
3、
也要自由:
自由,这个词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汉语词典里一定是没有的,因此有必要要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英国——的文字里去查考一下自由这个概念的确切涵义。
在英文词典里有两个词:freedom和liberal在汉语里都译作自由,但如果从英英词典去查考这两个词的确切涵义,就会发现这两个中文表述同为自由的词其实内涵相去甚远。
前不久,我参加朋友的一个聚会,坐在我对面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小伙子穿的T桖衫上赫然印有freedom英文字。席间,我问这对恋人:freedom中文是自由,英文还有个词liberal中文也叫自由,你们知道两个自由有什么区别吗?
两个年轻人笑了笑,摇摇头说:不知道。问我:有什么区别?我答道:这么说吧,当你一个人关起门来,你要自由,你尽可以说freedom;而当你的行为涉及到与他人发生了某种关系时,比如说你们这对恋人中其中一人对另一人,你再要自由,你就要说liberal。
Freedom,英文解释为randomly(随意性),without any restrain(没有任何约束);
Liberal,英文解释为wid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the ideas and feelings of others(广泛的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favouring a wide possibilities for self-expression(主张尽可能多元化的话语自我表达)。
我进而对那对恋人解释到:freedom的自由是从自我出发、只考虑自己的自由,liberal的自由是既考虑自我又考虑他人的自由。
我想,韩寒意识中的自由一定是freedom的自由,否则他就不会将民主与自由对立起来,就不会认为中国现行的专制制度反而能保障自由。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专制制度所保证的那种自由一定会走到自由的悖论,因为它是粗糙的、愚蠢的、没规则、没公平的自由的游戏。一种游戏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公平,就一定是玩不下去的。
不单是中国,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在其初期都出现过自我反驳的结局,即民主反而导致了专制、独裁,原因就在于人们都以freedom的自由来解读民主,而不是以liberal的自由来解读民主。都是以专制主义所保证的自由来理解民主、操作民主,那民主导致专制、独裁就是必然的了。
民主所强调的自由一定是liberal的自由,它是一种精细的、智慧的、有规则、有公平的自由的游戏。当我们在以自由来解读民主时,先要搞清楚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是liberal的自由还是freedom的自由,否则民主走向了悖论还以为民主自身也会产生专制独裁,就像鲁迅所认为的那样。韩寒在要自由时也应该先搞清楚要的是什么样的自由。【邢尔尚,韩寒,革命】

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元旦诸事预兆胡及中共2012年流年不利

 

作者﹕明言

【2012年01月06日讯】中国传统文化遇事好讲个征兆、兆头,注重见微知著、万物相联相应,尤其喜好以开年吉凶判断全年运势。2012年新年元旦发生了几件颇有代表性的事件,对中共而言,确是大大的不妙:一是河南新乡爆发万人上街游行示威暴动;二是新浪微博惊现实名退党宣言;三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新年第一期上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讲话的部份内容选登,宣称要防范“国际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警告中共党员、干部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新年第一天全国本当喜庆的日子里,却在中国中原地区河南发生数万人上街向当局示威暴动,群情激愤,这对中共无疑是一个不祥之兆,中共自发动文革、六四镇压、迫害法轮功以来,及其不得人心,民怨民愤极大,更兼贫富分化加剧、下岗失业、强拆强占、高房价、高物价、有毒食品、重大灾难事故等害民侵民事件多发频发,民众利益受侵害,民怨如潮,加之官商勾结,致使上访上告无门,民间对中共当局已经彻底绝望,各地民众集体维权事件如浪潮涌动,责骂中共及腐败官员之声不绝于耳。新年当日爆发的群体示威游行事件,昭示2012年是中国民众全民维权抗议年,显示中共高压统治如火烧屁股摇摇欲坠。

新浪微博公开以实名发表退党宣言这是大陆首次,它呼应了由海外华人举办的大纪元网站发起的退党、退团、退队运动,说明截至2012年元旦已有超过一亿八百万中国人声明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的退党大潮已经深入民间大众之中,渐入白热化、公开化,退党不再是暗中和秘密。这个2012年元旦发表的实名退党宣言虽然被删除,但退党运动本身的影响对中共是致命的,全民退党意味着中共的解体垮台,在冥冥之中,似乎注定2012年是中共迈不过去、必将解体的一个坎。

另一个佐证即是:胡锦涛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改革、警告中共党员、干部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先后发布的微博实名制、限娱令等一系列收紧言论的动作看,胡把持的中共似乎在释放要发动类似“文革”那样的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政的信号。但实际上,民间及群众并不买账,集体维权游行、实名退党、一亿人的“三退”大潮,足以说明想要在中国再实行毛“文革”那样的红色政治恐怖运动已经及其不得人心也不可能了。

针对胡党的言论和一系列反常举动,一个贴近现实的结论是:胡及其党组织已经彻底意识到全民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揭露中共如邪教般邪恶的《九评共产党》一书和DVD光盘在大陆的广泛流传,已经对民众思想言论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全民觉醒将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经历过“文革”、六四等政治运动的人,对《九评》揭露中共黑帮历史及其邪恶本质深有感触;民间退党、退团、退队大潮更是如火如荼,尽管中共管控的舆论界、媒体对《九评》、退党运动等闭口不言,并且极尽封堵之能事,但显然中共已经无力强制民众“莫谈国事”,尤其思想文化领域已经频频“出格”“触电”,胡及党焦虑忧心的应该是中共强力钳制新闻媒体、网络封堵大坝的旦夕崩溃,也许2012年的哪一天,汹涌的退党大潮和民众的唾骂声会彻底让胡及共产党组织如多米罗骨牌般迅即垮掉彻底解体——前苏共解体已有先例了。

那么,中共党刊《求是》杂志发表胡锦涛讲话被解释为是其党解体垮台前极度恐惧下的色厉内荏、狗急跳墙似乎更合乎国情和事理,这也恰好成了2012年民众怨愤喷发、退党大潮澎湃下中共必然解体的回应与佐证了。

社会与民众谁有力量解决“利益集团”问题

社会与民众谁有力量解决“利益集团”问题

祝振强

“元月9日,清华大学公布的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刚发表数小时,就惨遭中共全面封杀,不但在中共的喉舌新华网上遭到删除,连在大陆几大门户网也未能幸免。”

“清华大学的这份研究报告,针对中国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提出“转型陷阱”的概念,指改革中途“不想过河”,认为是改革和转型过程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该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定型,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由此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并盘点转型陷阱的“五大症状”,说明用“维稳”的理由拒绝实质性的改革,是“转型陷阱”的典型逻辑。”

元旦刚过,一份由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发布的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即重磅推出。看过之后,无不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

相信这样详实、仔细、全无一丝遮掩的报告,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报告,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学术的领域和范畴,而是事涉上层授意、上层首肯、事关民众、社会与中国发展未来的宣誓。这是继高层发出“政令不出中南海”、警惕特殊利益集团做大、阻挠改革之后,又一次公开对“利益集团”及其极端腐败的指斥。

谁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包括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毋宁说,非常有趣——当事人心里明白,非当事人心里也明白;利益集团中的个人心里明白,非利益集团的个人心里也明白。可是,就是没有人说,就是没有人点破。既然你连指出谁是利益集团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利益集团中的个人,当然也没有必要撕破脸皮承认自己是利益集团成员。

按照这份报告的说法,“现在中国的改革困境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已经改不动了’。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可能是摸石头摸上瘾了,连河也不想过了”。即,利益集团用“维稳”做理由,拒绝改革。表现为五大症状,依次为:经济发展步履沉重并日益畸形;过渡的体制因素被定型下来;社会结构趋于定型,固化为“贫富分化”的断裂社会;误判社会矛盾形成的拘谨心理和“维稳”政策导向;社会溃败日渐明显。

这份报告归纳分析认为:在既得利益群体崛起的过程中,下述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官倒”、国企改制、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房地产热、企业上市融资……既得利益集团迅速支配了土地、矿产、金融资源,涉及遍布全国的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公共工程、农村水利建设以及能源、电力、通信、制造等重要行业。

这份报告对打破僵局给出的可能路径是:一是由政府实施改革顶层设计,并有相应的力量推动;二是利用现有可能的因素推动社会力量的发育,使社会力量成为打破现状的动力;三是在矛盾和危机推动下的被动改变,“但这要取决于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省和觉悟”。不管哪一条路,有四大措施是“不可回避”的:首先是,“汇入世界主流文明的方向”。第二,“以政治体制改革再造社会活力”。第三,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第四,用“公平正义”凝聚改革共识。

笔者以为,这份报告的主持人与参与者的道义勇气与担当非同一般,在当下污浊、龌龊的肮脏社会政治现实中,尤显得难能可贵。它至少使我们明了,在社会陷入绝望之际,仍有理想、负责任的知识者在努力探索社会变革的路径、在不懈求索社会前行的可能。

但是,笔者以为,上面的这个报告,至少回避了如下几个重大的问题。

其一,“官倒”、国企改制、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房地产热、企业上市融资……等等,“在既得利益群体崛起的过程中”,权力及至最高层权力,与这些利益集团有着怎么样的关系?上述整个过程,与权力之间,究竟又着怎样细致、因果互动?换言之,”既得利益集团迅速支配了土地、矿产、金融资源,涉及遍布全国的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公共工程、农村水利建设以及能源、电力、通信、制造等重要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属于一种窃取国家、掠夺民众及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若如此的话,权力及其掌控者,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该不该被追究?

其二,在上述过程中,无不充满着一整套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话语以及以改革为名的大话语。这些话语与大话语,实际上充当了利益集团合法性、正当性的外衣,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欲打破利益集团的控制,这样意识形态话语、改革大话语,又当何以冲破?不冲破这样的话语掌控,打破利益集团的合法性、正当性、现实性何在?

其三,利益集团及其成员无疑属于千古难赦的罪人。对于这样强大的、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原罪,又当何以处置?是原宥、既往不咎、下不为例,还是依照法制社会有法必依的原则,一一予以追究。实际上,这也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现实情形是,利益集团庞大如象,社会正义小如蚂蚁。大象对蚂蚁之战,正当、正义性根本不可能作为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其四,利益集团为了庞大的集团利益、家族利益、个人利益,究竟采取了哪些保护自身非法利益不被侵犯、不被追究的手段?换言之,利益集团之所以强大,他们靠的是什么?是权力?还是国家机器,抑或是意识形态的力量?

笔者尤其不满意的是,这份报告给出的变革路径,竟是如此的语焉不详、含混笼统——一是由政府实施改革顶层设计,并有相应的力量推动;二是利用现有可能的因素推动社会力量的发育,使社会力量成为打破现状的动力;三是在矛盾和危机推动下的被动改变,“但这要取决于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省和觉悟”。

这三条路径,没有一个提及对既有利益集团及其成员该如何发落、处置?该怎么办?是井水不犯河水、不触碰利益集团之利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不利用利益集团的力量进行变革,还是部分利用利益集团的力量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此无疑都会陷入早已存在的多重悖论。并且,理论上的推理和实际、实践之间,还有着多重复杂的迷宫、陷阱。

试问,若利益集团若然如上述所为、上述性质,则首先动用组织的力量解决行不行?组织的章程、纪律、可为不可为,规定得事无巨细、了了分明,怎么就失去了功效?动能?其次动用行政的力量解决行不行?利益集团明火执仗,都是有身份、有等级、有级别的体制内人士,这些人士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大问题,行政的力量怎么就对这些人束手无策了呢?再次,从理论上说,无论何人,只要是触犯法律,都将由法律裁决。何以对利益集团及其成员,果然成为“窃国者侯”了呢?最后,若真的出现“窃国者侯”、危及国家安危之情形,则动用国家机器最终解决问题行不行?

如何看待、认定利益集团的归属、性质问题不解决,组织的、行政的、法律的甚至国家机器功效、动能都已然缺失、失灵的情形下,所谓的“顶层设计”、“相应的力量”究竟何在?“现有可能的因素推动社会力量的发育”又何尝不是一句空话?而最后把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寄托在“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省和觉悟”,又焉不是在痴人说梦?

我们在肯定这份报告巨大的、前无先例的披露价值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开出的药方过于匆忙,对解决问题路径的假想亦过于脆弱、过于幻想。这或许就是这个药方的价值所在。

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非暴力革命在中国有无可能?

刘正华:韩寒主张渐进的改革,这是一种政治主张。对提倡民主自由的人们来说,我们应当尊重、容许韩寒有提出自己政治主张的权利。

如韩寒所说,中国复杂,不但人员组成复杂,大约也包括思想、政治主张的纷杂,主张平和的改革,是其中一种思潮。

用和平、渐进的改良或改革,来达成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理论上来说,其破坏性之小,是显而易见的。还以韩寒说的东方为例,当初印度的圣雄甘地,就是提倡不抵抗的和平运动,迫使当局进行改革。

印度是成功了,印度现在是党派竞争,民主竞选,这个国家自尼赫鲁以后,没有出现过视人民生命为草芥的专制独裁暴君。这个国家现在经济发展也很可观,后劲不容小觑。受甘地影响,南非的曼德拉也把政治诉求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达成,南非的政治体制改变,也没有过多的流血。

正因为如此,曼德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现在我们的报刊又在宣传什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威胁,这又是一种歪曲。其实,西方对于各非民主国家在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尽量走和平的道路。

正因为此,主张和平手段的达赖喇嘛,主张和平手段的曼德拉,主张和平手段的昂山素姬,主张和平手段的中国刘晓波,都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普金、连战只能获得中国孔子奖,可惜,他们连个表示感谢的音符都没有。

所以,西方国家并不希望同他们体制不一样的国家发生大规模的暴力事件,包括暴力革命,相反,他们密切注意的是这些国家的民主运动,他们希望这些国家的人民通过和平方式争取到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西方国家以非常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来自集权国家的人员,包括前不久去世的斯大林的女儿,包括中共党内邓小平的儿子及其家属,也包括很多中共高层官员的子女。

可以说,对持和平主张的诺贝尔奖金的获奖者,采取什幺态度,是各个集权国家有无可能采取和平方式进行改革的重要指标。前不久,缅甸的昂山素姬被释放,就是这个国家准备开放民主选举的信号。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非暴力革命,或渐进的改革,和平的改革,在一个国家有无可能实现的可能,基本取决于执政的少数集权者,而不取决于人民的良好愿望。

反观印度,也是如此。印度的尼赫鲁,受教育于英国,学的是西方的法律,从事的职业也是律师工作,他追随甘地,主张不抵抗的和平方式,最后达致成功。这里我们要注意到,当时统治印度的是英国政府,关键的是英国政府让步了,这才有了不抵抗运动的成功。

我想,当时的英国政府如果拿起枪开进坦克,屠杀印度人民,和平理性的不抵抗运动就难以获得成功。至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南非的曼德拉为什幺成功,那也是因为当时统治南非的统治集团,是来自英国的后裔,他们深受英国政治理念的影响,或他们受的是英国式的教育,最终,他们接受了黑人的和平诉求,这个国家体制因此达成了和平转变。

回观英国管辖下的中国香港,也是如此,所以百年来,这个弹丸之地,人们努力工作,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不断攀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朵奇葩。

现在要说到当今中国。韩寒的三论,引发了年轻一代对革命自由民主的关注与讨论。其中一个话题就是中国需要不需要一场暴力革命?有没有可能采取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改革?

由于目前看不到任何和平改良的迹象,所以很多人期盼暴力革命,期盼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一下子推翻集权政府,这是一种正常的思潮。底层群众想法很简单,这正如国际歌歌词所说“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也如共产党宣言所说“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想来,毛泽东及其同僚当初在井冈山落草为寇时,心里真正想的也是如此。

玉石俱焚的大动乱,当然,受到最大打击的毫无疑问是既得利益集团,但这样的大动乱,对一个正在前进的民族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这是不言而喻的,近的就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但如果再有动乱,其积蓄的能量,也许超过文化大革命,当然,它的指向也是很明确,一旦腐败透顶的官僚阶层被清除后,我们估计秩序应当很快恢复。对此,要考虑到国际舆论及世界正义力量的巨大引导、匡正作用。

可以说,国人与华人世界都希望中国能以平和的方式过渡到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这是炎夏子孙共同的愿望与福祉所在。但是,就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能否向人民正当的要求让步,这取决于领导人物的思想取向,如果领导人在蔑视人民的轨道上行走惯了,那幺当群众抗议浪潮掀起时,他们可能会坚持对立到最后一刻,最后,就像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那样,仓皇出逃。

如果领导人物的思想中稍微有点人民为本的观念,那幺当群众运动来临时,他们会守住不开枪不镇压的人道底线,这就给和平解决问题留下了宝贵的空间。正如韩寒在文章中说到的那样,这是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这是个谈判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乌坎事件的进展看作是一个讨价还价的演练,当然,人民要具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有时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考虑到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巨额财富,要让他们同人民谈判,现在看来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对他们来说,一退就可能意味着接下来的全面溃败,更何况,他们中大部分人早已安排好了退路,正因为如此,当他们自感存亡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刻,可能会放手一搏。那幺,未来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人民对他们的公正审判——不管他们逃到天涯海角的什幺地方。

新世纪